忽視腳痠痛鄭本岡 竟動脈血管阻塞

記者林相如/台南報導
64歲謝姓男子 1年多來走路就會感到足部痠痛及無力,休息幾分鐘後就改善而不以為意。但痠痛愈來愈嚴重,今年初出現左腳趾大痛且發黑,就醫發現左大腿鼠蹊部脈搏變弱。醫師研判慢性血管阻塞併急性栓塞,經抗血小板藥物等治療才改善。
佳里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柏森指出,台灣 1年約有 8000個截肢手術,因動脈阻塞造成的截肢手術就近 6000個,比率相當高。國人大都只重視心臟血管阻塞,對於腿部血管阻塞較忽略,其實腿部血管阻塞若長期放任不管,嚴重可能截肢。
黃柏森指出,謝姓男子 1年半前走路後就會足部痠痛及無力,原本痠痛的距離從 300公尺,縮短到走 20幾公尺就會痠痛,今年初左腳趾大痛且發黑,才到佳里奇美就醫。
黃柏森指出,研判謝姓民眾是慢性血管阻塞併急性栓塞,立即給予抗血小板藥物及安排導管檢查與治療,最後疼痛狀況改善很多,發黑部位也沒持續擴大,成功控制傷害範圍。
黃柏森說,腿部動脈血管阻塞是廣泛且常見的疾病,但較少被注意,腿部血管阻塞是身體健康的指標之一,一旦腿部血管阻塞,其他部分的血管也很有可能阻塞,例如心臟冠狀動脈阻塞,進一步造成心肌梗塞及腦部血管阻塞導致腦中風,這都可能造成死亡或者嚴重失能。
黃柏森強調,腿部血管阻塞最嚴重的症狀是慢性傷口潰瘍、嚴重細菌感染及腳趾發黑壞死,一旦到發黑壞死或感染造成的敗血症,需要截肢才能保命,民眾還是要注意腿部的狀況,如果不適要盡早就醫找出原因,對症下藥。

鄭本岡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黃博梅 的頭像
    黃博梅

    黃博梅愛分享

    黃博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